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x
腐蚀和交变应力(应力方向周期性变化,亦称周期应力)共同作用引起的破裂,称为腐蚀疲劳。在无腐蚀时,金属受交变应力作用将产生疲劳破裂。对于铁合金,承受的应力有一临界值,如低于此值,即使经无限周期也不会疲劳破裂。此值称为疲劳极限。非铁金属如铝、镁,没有疲劳极限,但抗疲劳性能也随应力减小而增大。通常规定在106周期不产生疲劳破裂的临界应力值为疲劳极限。在腐蚀环境中疲劳极限**下降,因而在较低的应力和较短的周期内就发生疲劳破裂。 腐蚀疲劳的外形特征是:产生众多深孔,裂缝可以有多条,由蚀孔起源以和应力垂直的方向纵深发展,是典型的穿晶型,设有支缝,缝边呈现锯齿形。腐蚀疲劳最易发生在能产生孔蚀的环境中,无疑,蚀孔起了提高应力的作用。周期应力使保护膜反复局部破裂,裂口处裸金属遭受不断腐蚀。与应力腐蚀不同,腐蚀疲劳对环境没有选择性。氧含量、温度、pH值和溶液成分都影响腐蚀疲劳。阳极极化将促进腐蚀疲劳。 防止方法:改进设计或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和减小拉应力,表面喷丸处理产生压应力,电镀锌、铬、镍等,但电镀时注意镀层中不可产生拉应力,也不可有氢渗入。也可用缓蚀剂和阴极保护。
|